加入收藏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办公网English
` `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党建园地  党员之家

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及中医的复兴,非医学专业的普通百姓喜爱中医、自学中医的大有人在。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,中医养生的热度也是日益高涨。很多人对中医养生既好奇又迷惑,作为不懂医学基础知识的普通人,如何真正了解、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医学,并将其中的精华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,帮自己和身边人获得高品质的健康人生,可以一起来读一读北京大学医学部蒋文跃老师的《北大蒋文跃的中医养生课》。

作者其人

    蒋文跃,浙江嘉善人,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部副教授,从事教学、科研和中医临床工作至今30余年。在本科、硕士到博士期间,曾师从三位国家级名中医,广采博纳,对张仲景、孙思邈、叶天士及历代名医医术有长期深入研究,并融会现代西医知识,形成重视病人自愈能力的诊疗风格,对各类疑难病和重病均有较好的诊治心得。

书的构成

本书脱胎于蒋文跃老师为校本部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通选课《中医养生学》,凝结了他30余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精华。读懂本书,就如同学习了呵护全家人的中医养生通识课——懂阴阳、安五脏、调体质,明了中医之道;食疗、药疗、穴位**,了解实用的中医之术。书分上下册,按照认知中医、中医基础、养生之本:养心、体质养生、运动养生、食养原则、儿童保健、妇科保健、老年病保养、中药养生、经络穴位养生、房事养生等12个备受关注的健康主题层层递进,一次性讲透大众应该了解的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。

读书有感

1、道与术。蒋老师认为,养生只是中医这棵树上的一个果实而已,不懂中医而去谈中医养生,那是天方夜谭。这堂“中医养生课”强调的是养生之道下的养生术,以道统术,道术结合。

2、阴阳五行。有关中医核心概念的争论,答案往往很难在古典医书及现代教材中找到。比如阴阳五行在算命风水中盛行,以此作为核心理念的中医怎么会是科学呢?中医常识中第一个重要的概念便是阴阳理论。蒋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阴阳五行。人的健康必须依赖于阴阳之间的平衡和谐;“阳化气”和“阴成形”呈现一种消长转化;人体的阴阳消长与自然的变化一致,即“天人合一”。“五行”理论最重要的影响,是让中医有了整体观,更专注五脏整体间的关系协调。

3、“精气神”。精、气、神是人生三宝,蒋老师解读了“气、精、神”的含义,作用是什么,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等。中医可以通过研究神来推测一个人的精、气是否充足。明白了精、气、神的含义和关系,如何保养精、气、神的答案自然就有了——要使人的神旺、神健全,必须精气足。

4、体质养生。上册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第四章《体质养生》,体质相关内容贯穿了本书始终。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具备几种不同体质特征于一身,通过外形、饮食偏好、性格,甚至是健康状况,就可以准确判断我们当下是什么体质,甚至可以预知将来可能发生什么健康问题。蒋老师详细介绍了九种常见的体质。掌握了这部分知识,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的身心健康都大有裨益。

5、养生之本。养生其实就是养性(天性),唐代孙思邈提出“喜养性者,治未病之病”,就是要保养和遵从人的天性及自愈力。养生最难在养心(情绪),长寿的人几乎都是心态好的人。人们说“百病生于气,情深人不寿”,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,人的任何情绪一旦过度,都会影响身体健康,只有心态平和,才会获得真正的健康。

6、“治未”病中医养生重视治病于未病,不同的中医养生方法能够在不同方面帮助我们的身体进行调整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篇有云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,治未病,不治已乱,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”有个网络热词叫“脆皮大学生”,有研究表明,目前我国一线、二线城市的白领等,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非常低,各类疾病也的确越来越年轻化,“治未病”的意义就凸显得尤为重要。中医历来防重于治,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。